那个有茶有水井的地方

view: 5779

      收录自2014年,倚邦,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。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。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。走进倚邦,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,还能看到茶号遗址、大庙基台、土司府的柱脚石、“龙脊背”石板街、普洱府的茶令牌,乾隆皇帝的敕命碑,这些遗物、古迹是凝固的历史,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它曾有的辉煌。
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(唐代 刘禹锡 《陋室铭》)
山的神秘,山的美,是真的有了仙的隐秘而赋予了山烟波浩淼的面纱,就从此令人神往吗?


      如果你没有嗅过倚邦山沁入心脾的茶香,如果你没有亲眼见过倚邦山的浓墨重彩般的烟雾缭绕,如果你没有感受过倚邦山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手指间的滚动,如果你没有征服过倚邦山曲折蜿蜒的山径。你怎敢说对山存爱,对山有情。

       一个有茶有水井的地方,是美丽的西双版纳傣族傣语对倚邦山的美丽又朴实的肯定,也是倚邦山的名字由来。心间默默细语着“倚邦”这个美丽又质朴的名字,逮住一缕茶香,留一份沉稳,去了解倚邦这个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。

      行走在倚邦山雾气腾腾如仙境般的山间,你一定会忘记了你是凡人,你受宠若惊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把你降临在这个隔绝了人间纷扰,洗涤了尘世间杂乱的世外仙境?是大自然的恩赐,是你我对自然间美的崇高追求,是人类味觉嗅觉视觉本能地对大自然的向往,贴近自然,享受自然,抚摸自然,聆听自然,是人类对地球赋予我们这片生存土地的好奇和崇拜。

      当倚邦山古茶叶子散落到人间,我小心地拾起来,放进嘴里咀嚼,希望这抹浓浓的香永留唇齿和心间。这座山,藏着曾经的皇家贡茶产地--曼松村,曼松古茶是古代皇帝指定的六大茶山之一的
贡茶之一,皇家非曼松古茶不要。曼松曾经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陶渊明笔下《桃花源记》里的桃花源,时间把曼松悄悄封存,山川河流把曼松小心拥抱,可是阳光雨露没有忘记照顾曼松古镇留下的每一棵老茶树,我想,这样悄无声息的供养,曼松一定是耐心等着被后人发现,然后唯我独尊的艳丽绽放吧。

      当曼松古茶再次绽放在世人眼前时,时间、遗忘、雨露、阳光,诞生了“曼松古茶” 挥之不去的茶情。

升義祥號的处世哲理

      老字号,在中国人心间有沉甸甸的份量,代表着历史的悠久,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,保存着精湛的技艺,追求着暖心的服务,描绘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,雕刻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普洱茶老字号:升義祥號,这个以曼松古茶树为原料的普洱茶老字号,能摆出“号”的底气,是创始人向升平先生制茶的匠心,是升义祥号制茶的专业体现,是升义祥号制茶的传承,更是升义祥号制茶的坚持,是升义祥号对曼松古茶最诚挚的尊重。


       “升”是《易经》六十四卦之一,展示事物各种变化的可能性。“升”並不能单以“上升“来思考,重点在於它是萃取之后的结果,也就是「聚沙成塔」,积少成多式的成长,慢慢累累而成。就像茶树之

长成,绝不会发生在一夜之间。所以《象传》如此说:”地中生木,升;君子以顺德,积小以高大。” 升义祥普洱茶,是一代代茶师的心血累计,名曰 升。
      仁义是中国上古时代做人的道德标准,《周易》中最具有道德内涵和哲学思想的“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” 为代表,仁为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,义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,相互负责。升义祥普洱茶是一代代茶师遵循儒家仁义道德思想的传承。名曰 义。
      我国最早的训解词义专著《尔雅》中提到:“祥,善也,吉也。” 人世间一切幸福来自于善念,心存善念,祥自降临。升义祥普洱茶,是一代代茶师祈求天下太平祥和的善念。名曰 祥。
      把升、义、祥作为字号,是老一辈升义祥字号人对待“茶叶”--这个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天然饮品的独特情感,执念于精湛制茶手艺的决心,和坚持于传承悠久茶品的道德,也是整个升义祥号人对自然间天、地、万物的尊重,对曼松古茶的敬畏。